2021.10.05「生物多樣性,全球植物保育的在地觀點──民族植物學家的觀點」
全球極端氣候頻傳,疫情下台灣水情、用電一度告急,
為了喚起民眾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今年創立20周年之際,
發起《修復・台灣》三階段環境修復計畫。
計畫第一階段以422地球日21天線上攝影展為起點,
審視台灣獨特卻脆弱的島嶼生態,
接著進行五場全台環境講座,
帶領大眾深度思考如何用自身的技能守護這片土地,
最後透過兩場生態工作假期,
親手修復台灣這片傷痕累累的土地。
五場全台環境講座9月4日從台北開跑,
邀請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博士、
公視《我們的島》紀錄片導演柯金源、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邱郁文博士、
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製作人詹偉雄、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董景生博士,
分別暢談氣候變遷、海洋生態、湧泉濕地、山林守護以及生物多樣性五大主題,
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全台環境講座,
盼能號召各界聯手一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並與校園合作推廣USR大學企業責任,
讓更多年輕人投入環境保育行列。
《修復・台灣》最後一場講座與本校人社中心合作,
由董景生博士壓軸透過植物保育來探討生物多樣性的議題。
2020年是國際上很重要的盤點年,
不論生物多樣性公約、全球植物保育策略,
乃至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中,
都以保育全球75%稀有植物為目標,
台灣有5000種植物,四年前被保育的下來的種類只有22%,
所以植物園開始推動政策型「植物園方舟計畫」。
長年熱衷於民族植物研究的董景生以莿桐為例,
說明這種植物曾經被廣泛作為季節曆的運用,
在蘭嶼,刺桐開花代表飛魚季的開始,
自從刺桐幼小蜂感染後,莿桐幾乎在全球滅絕,
蘭嶼島上最後一棵莿桐死掉之後,
許多相關文化也開始消失了。
他呼籲,民族植物的知識流失太快,
人們應該從已經存在並使用中的種類開始珍惜,
只要展現行動主義精神去實踐,台灣的環境多樣性高,本身就是一艘保育方舟。
文章出處 :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育文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