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加入會員,專屬活動優先通知!

引流造勢!臺東大學辦一桌「社會創新與實踐」的永續盛宴

引流造勢!臺東大學辦一桌「社會創新與實踐」的永續盛宴

研究團隊、國科會嘉賓向社區老師(右)學習原生種、外來種小米的差異及不同種類特徵。

臺東大學

提起臺東,你會想到什麼?是美不勝收的東海岸音樂祭?香氣清新的紅烏龍茶?或是精彩多元的族群?臺東大學人社實踐計畫支持師生走出校園,在南迴地區進行社會創新及實踐,與在地展開永續對話。

大學與在地社區密不可分,不只是就讀於臺東大學的學生,喜歡在課餘時上山下海;校內服務的老師們除了精實研究、投入教學工作外,也常常與學生一起親訪地方,並透過各種實作,建立起社會實踐及學術研究兼具的知識生產及傳播模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先後參與國科會補助「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簡稱人社實踐計畫)的18位教師及5位博士後研究學者,他們一方面在臺東縣的南迴地區進行社會創新及實踐工作,還與計畫助理、學生及社區居民合作展開學術研究,同時反思永續發展趨勢,與社區共創一個共學、共作的平台。

人社實踐計畫除了鼓勵大學走出學術象牙塔,更重要的是鼓勵研究人員建立起跨領域團隊,展開對永續發展論述及實踐的深入研究、反思,同時與學術界內、外的知識體系產生對話。尤其是科學研究的創新是奠基於大學與地方社會的互信及夥伴關係,揉合學術及在地知識,來解決當代社會的結構式問題至為關鍵,因此如何藉由長期互動來建立互信,成為一大挑戰。

由大學教師組成的跨領域、跨系所團隊,就好比一起辦桌,各自拿出練習時的手路菜(專業訓練),在南迴地區盤點食材(議題、地方資源),進行具人文精神的創新科學研究,進行知識的碰撞,最後提出社會議題解決方案。這場盛宴,從2019年年中開始,持續至今,而且主廚不只是大學教師,更有社區居民的參與,從各自擅長的領域,帶來不同觀點與操作經驗,共同砥礪、展開傳統與創新的精彩交流。

呼應永續浪潮,搭橋鋪路、引流造勢

近年來,聯合國積極朝向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大步前行;而臺東大學也以成為支持綠色知識經濟產業發展的國際化綠色大學為目標。校內的人社實踐計畫研究團隊更以永續作為研究及行動方案的基礎原則,逐步接觸南迴地區的排灣族社區成員、貼近排灣文化邏輯,遵守禮節,並了解對方的身分、慣習,再建立互信,以利後續提出對地方社會的批判,和建議永續社會、經濟、環境的方案。

教師、學生與社區夥伴共同參與排灣文化重要的潔淨儀式,學習敬山林及祖先,祈求在社區的學習活動順利,並慢慢貼近在地文化及社會關係。

團隊在首三年的計畫執行期間,以「路與橋」為原則,作為社區連接外界的橋樑,由大學和社區共同找出永續發展之路。由於計畫需要長期的田野工作,由研究團隊盤點社區資源的同時,留意社區各種群體、個人之間的關係及互動情況,找出各種挑戰永續發展的因素,再利用團隊成員專業分析,同時參考社區裡的關鍵合作對象的經驗及觀點,多次討論磨合才形成行動方案。研究團隊一邊行動,也一邊評估方案的成效,進行動態修正,改善未來的「路與橋」。

在此同時,也把知識轉化成學習內容的工具,以行動連結社區與外界,為社區內各階層、各年齡的人,提供認識自我文化、延伸傳承工作的機會。換言之,行動方案經過大學、社區甚至尺度更寬廣的行動網絡千錘百鍊後,持續觀點、討論、修正,合作找到更符合實際需求的議題,再調整行動方案。

研究團隊利用影片、文宣品,把有關傳統知識的研究成果分享予社區青年進行文化學習。

累積三年經驗後,團隊也提出「流與勢」,作為另一個三年期階段的開始,承續上述基礎,以居民日常生活依賴的溪流作為比喻,開始引流造勢。在合作過程中,團隊開展的社會創新方案,以責任逐步轉移為目標,即未來由社區居民擔任主事者,當社區動起來後,學校團隊就可轉而擔任智庫的角色。

南迴地區大竹高溪空拍景象。

在人社實踐計畫中,南迴地區的社區成員並非資源接受者、也不是配角,他們的話語權、資源分配的力量等,都影響研究團隊對計畫、對社區的擾動程度。在出版學術論文的同時,團隊需要利用其他方式,讓社區居民有感於大學的善意及作為,並主動、具體回應。在這共學、共作的過程中,學術研究不再只是發展理論的工具,而是能對社區產生實際影響力的能量,讓社區居民可見到研究的貢獻,同時對永續發展更有感。

立足臺東、關懷地球的創新研究

人社實踐團隊的研究及創新,以臺東的人和自然為對象,關懷地球的永續未來。有別於執行一般的USR計畫,在行動實踐的同時,也注重學術的研究,目前積累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會發表已達30篇,更與知名的學術研究期刊《思與言》合作,出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跨學科共作」專刊。這些論文研究的範圍和主題都與行動方案緊緊相扣,包括對社區長期照顧的長者是被照顧者、抑或是文化智慧傳承者的思考,也有食材風味的構成與居民生活經驗的關係,以及傳統生態智慧如何成為永續觀光、防災動員、科技應用的一部分。

在書寫創作及發表過程中,團隊成員需把自身經驗放進研究。例如,發掘社區議題時,引發團隊和社區居民同時關注的觸發點為何?研究者的身分、經驗,以及對地方文化的熟識、熱心程度,加上對政策、學術的關注,又如何影響了行動方案的執行及結果?會不會只是自作主張,還是獲得社區居民認同?社區居民之間,誰比較願意和團隊合作,誰經過一番觀察,才開始和團隊建立有信任基礎的互動?以上的思考化為研究成果,有助社會各界對社會實踐、社區參與及輔導相關策略的制定和改善。

研究團隊也針對地區需求,提供適切科學方案,如簡易操作的醫療服務車預約手機APP、農產品研發的低成本器具、用於紀錄口述歷史的地圖繪製工具等。一方面讓社區成員對研究團隊的實質科學、產業及文化傳承之貢獻有感,另一方面團隊也以第一手資料為基礎、建立多用途地區資料庫,並出版研究成果,有助臺東與世界產生對話,成為永續發展中值得參考的例子。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實際上隱含各種值得延續討論、探究的學術及政策主題。譬如資料庫是為誰而生?誰可以使用由地方社會提煉出來的集體及個人智慧財產?在呈現資料過程中,居民內部及與外部的利害關係都須考慮?人文社會研究整理出來的資料,又如何配合資訊科技的創新應用,與網絡使用者作最有效的溝通互動?持續的行動、研究,兩者間是同時存在、互為牽引的元素,也正是這項計畫最具挑戰性、最吸引人、且最具意義的學術創新經驗。

研究團隊與長者一起唱跳,從而採集並探討歌謠傳唱的重要性。

研究團隊建置「南迴人文與傳統生態知識資料庫」,讓研究成果能被社區成員廣泛及長期使用於具公共性之事務上。

具備人文關懷的社會創新方案,有助臺灣克服全球永續環境的各種挑戰,展現人與自然和平並存的敬意及智慧。臺東大學在支持及參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工作時,著重跨領域合作,透過師生一起與社區建立長期互信的合作關係,透過富有當代學術及應用意義的研究方式,端出這一桌「社會創新與實踐」的盛宴。先學習在地社會的智慧,思考科學研究的可應用性,並在設計、執行行動方案之時,持續修正,成為為地方社會提供源源不絕創新意念、永續實踐策略的智庫。

在引流造勢之時,臺東大學履行社會責任,跟臺灣及地球一起創建永續發展之路。

《流域共好》打開流域,打開40年的關渡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