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001

文章分享:


社會實踐的自我反思——從垃圾減量談起

作者 / 林瑋璇(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緣起:香菇菌種塑膠瓶

我自2021年8月中以博士後身分加入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的團隊後,主要負責的任務是整理臺東縣南迴地區大竹高溪流域排灣族的里山精神與循環經濟實踐,其中一項子任務是調查此地區的段木香菇產業。

在團隊中討論到段木香菇產業時,有一個隱憂是此地區有些香菇農會將從臺灣西部買來的香菇菌種塑膠瓶就地燃燒(圖一),但這種方式「不是太環保」,也有違循環經濟的精神。於是我想著也許可以從這個菌種塑膠瓶垃圾切入,討論是否可以產生可能的社會實踐行動方案,讓此地區的段木香菇種植更環保、更符合里山精神一點。


圖一:以香菇菌種塑膠瓶當火種燃燒

藉由這段時間在部落的觀察,我先自行擬出幾個方案:方案一、要符合循環經濟將物質再利用的精神,也許可以把這些塑膠瓶收集起來,作成彩繪稻草人放在小米田裡趕鳥,廢物利用產生價值;方案二、也許可以把這個塑膠瓶與社區協作改造成盆栽,種植當地的民族植物,傳遞民族植物的知識;方案三、燃燒一般塑膠瓶可能會產生有毒氣體,是否可以找到西部菌種廠商,宣導使用生物可分解瓶? 

自我反思與一個人的社會實踐

當我開始進一步再與更多人討論這些方案的時候,就發現這些方案有不少問題。例如方案一的稻草人,經過與當地農人討論,稻草人或趕鳥器在小米田裡對趕小鳥是無效的,小鳥很聰明而且農人也沒有時間整天都在田裡操作趕鳥器趕鳥,對此區排灣族農人來說,要防止小鳥吃小米有效的東西是圍網。如果真的用這個這個菌種塑膠瓶作出了稻草人,只可以勉強稱做「環保手作美勞」。方案二的花器,為什麼不是帶人去山裡田間認識民族植物,而要把明明可以在大地土壤中滋潤生長的植物連根拔起,塞在一個小小的塑膠瓶裡,放在屋內陽光較不充足、沒有風直接吹拂的地方,從此植物根部無法舒暢伸展?方案三是使用較環保的塑膠,例如銘安科技公司有生產可分解塑膠,六個月內可自然分解,然而一公升容量的可分解塑膠瓶客製要價20元,成本太高,是星巴克等有資本且注重品牌形象的公司在買的。

再進一步思考,這些「塑膠瓶行動方案」背後的理由是我想要對方變得更環保更符合循環經濟,然而我有比對方更環保更符合循環經濟嗎? 整個臺灣社會有比大竹高溪段木香菇農更環保更符合循環經濟嗎?舉例來說,其中一位種植香菇的農人,兩年間使用了五百個菌種瓶;但是我在其田地工寮的待燃燒材料堆中,只有看見菌種塑膠瓶,其他都是當地取得的木材,也就是其一年在工寮所製造的塑膠垃圾就是這二百五十個菌種瓶。然而相比之下,我平均每天都會產生至少一種塑膠垃圾,例如手搖飲料、便利商店塑膠餐盒、塑膠瓶裝飲料、大賣場魚肉蔬果的塑膠或保麗龍包裝。我一點都不會對這些塑膠垃圾感到不安,也不想改變我自己的消費模式,為什麼我會對香菇農的塑膠瓶感到不安?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看不見自己一整年產生的塑膠垃圾量。我住在臺北的時候是住在有集中垃圾處理的大樓,常覺得這樣的服務真是太棒了,隨時都可以丟垃圾,來到臺東後我住在普通的樓房,對於目前要追垃圾車的生活感到不便,希望以後可以搬到有垃圾處理的公寓大樓,如此可以隨時丟垃圾,家裡就看不到垃圾了。而只要看不到垃圾,我就不覺得自己是產生很多塑膠垃圾的人,於是可以毫不猶豫的買塑膠包裝飲料、買塑膠盒便當,反正很快就看不到這些垃圾,不用去顧慮其實很多垃圾是送進焚化爐或就地掩埋,也完全不用去面對自己對這個環境製造多少傷害。

然而我在青山綠水的工寮裡看到塑膠瓶覺得違和,親眼看到塑膠瓶燃燒感到吸進了有毒氣體,卻沒有想到除了這些裝菌種的塑膠瓶,這些種植段木香菇的農人一天幾乎不會買到任何塑膠製品,這裡沒有便利超商或手搖飲料店,他們裝小米酒的罐子是回收的寶特瓶或者玻璃罐,我的生活模式比他們產生更多塑膠,我卻不覺得自己有需要減塑。而且也因為所有的物品取得如此快速,只要上網按幾個鍵,想買的東西就會送到隔壁超商,想買什麼都有海量商品可選,要設計感要物美價廉什麼都有,一切是如此方便,我自然也不會將自己用過的廢棄寶特瓶回收做成花盆放在家裡,因為我可以很容易就買到自己認知中符合空間美感的產品。

要刮別人的鬍子之前要先刮自己的鬍子,於是我展開了為期一週的「不買一次性塑膠用品行動方案」。執行內容包括自行攜帶環保餐盒、不選購以一次性塑膠器具包裝的商品(例如在放棄早餐店已經用塑膠袋包好的飯糰,改選蒸籠中還未包裝的包子跟饅頭),也登門拜訪了臺東大學對面的有機蔬菜種植園,於是發現了他們提供了比大賣場更豐富種類的蔬菜,價格沒有比較貴,且可以不要包裝袋,能減少塑膠包裝使用。然而為期一週的「不買一次性塑膠用品行動方案」結束後,我就又回到生活舒適圈,依然去大賣場採買,因為在那裏能夠一次買齊一週所需的生活用品。在我的身上,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責任感,並沒有戰勝我想要享受塑膠生活所帶來的多樣性與便利性的慾望。

誰的垃圾比較多?

以上是我的個人反思跟迷你行動方案,雖然成功了但因缺乏誘因而沒有延續。接下來把討論提高一個尺度,從鄉鎮市尺度來比較達仁鄉、大武鄉、臺東縣、臺北市與全國,在2020年的人均一般廢棄物產生量,還有由政府處理的廚餘回收量。從表一與圖二可以看到,東大團隊實踐場域所在的大武鄉與達仁鄉,2020年人均廢棄物產生量為208公斤與392公斤,低於臺東縣與全國的462公斤與434公斤。亦即以全國標準來說,大武鄉與達仁鄉的人均垃圾產生量屬中等之上的好公民,那是否還有必要在香菇菌種包裝上做「社會實踐」?

再看2020年人均廚餘回收量(表一與圖三),大武鄉與達仁鄉可算是優等生的地位,其2020年由政府處理的人均廚餘回收量分別為2.10公斤與5.16公斤,遠遠低於全國與臺東縣的22.48公斤與23.56公斤。廚餘若不妥善處理而參雜在一般垃圾中焚燒,一樣會產出有毒氣體,我所拜訪的香菇農將廚餘用來餵雞跟狗,或就地掩埋,吃不完的麵包則拿來餵魚,在燃燒垃圾產生有毒氣體議題上,是否更有可能是我們應該跟香菇農學習如何減少廚餘的智慧?

表一:2020年臺灣不同地區一般廢棄物產生量與廚餘回收量

資料來源: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提供(2021/11/0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21)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21)

圖二:2020年人均一般廢棄物產生量(公斤)

資料來源: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提供(2021/11/0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21);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21)

再看表一與圖二中,全臺灣、臺北市與臺東縣2020年人均一般廢物產生量,高度都市化且人口密集的臺北市為300.4公斤,居然遠低於全國水平434.93公斤,而青山綠水的臺東縣為462.31公斤,高於全國標準。表二與圖四呈現2001至2020年臺東縣、臺北市與全國平均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2001年時,臺東為1.205公斤,高於臺北市的1.089公斤與全國的0.971公斤。2020年時,臺東為1.259公斤,依然高於全國的1.187公斤,然而臺北市平均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逐年降低,已大幅低於全國平均,為0.814公斤。

圖三:2020年人均廚餘回收量(公斤)
資料來源: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提供(2021/11/0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21);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21)

表二:2001至2020年各區平均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公斤)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21)

圖四:2001至2020年各區平均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公斤)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21)

臺北市可以逐年降低垃圾量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為垃圾費隨袋徵收。臺北市自2000年開始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當年垃圾為1204019公噸,20年後大幅降低,2020年的年度垃圾產生量為781781公噸,為2000年的65%,資源回收率也自2000年的2.4%提升到2020年的65%(行政院環保署,2021; 陳怡璇,2020)。

結語

以上的討論涵蓋了進行「社會實踐」時會碰到的議題:刮別人鬍子之前先刮自己鬍子、避免看到黑影就開槍、長短期目標、尺度。在我們與社區互動時,需要最大可能地理解與感受他者身處環境的時空背景,進一步設身處地想:如果我是對方會怎麼做?我所提出的建議真的比較好嗎?真的會「有助」對方嗎?有沒有可能是對方要對我提出建議?每一個親眼所見的狀況,背後都有其交織錯綜複雜的影響因素,我們能夠先耐心地解開這一層層的影響原因,再來討論要一起做什麼「社會實踐」嗎?

更重要的是不能忽略探討大尺度上的長期目標,尤其是考量到大學的角色最重的目的是要處理社會上大尺度的長期結構性問題,這也是許多從事社會實踐的學者所呼籲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東華大學團隊,2015;蔡瑞明、謝國興,2019;戴興盛、鄧湘漪、謝若蘭,2019)。當我們面對眼前社區的「問題」想提出一個小型短期的行動方案時,我們是否更應該確認這個方案背後的長期目標是什麼?例如當我們覺得香菇菌種塑膠瓶就地燃燒是個問題,此議題隱含著希望社會能夠減少塑膠、垃圾與空氣汙染,若將此類長期目標放在更大尺度上進行討論與實踐,是否能夠產生更明確更有效的成果?例如是否在縣市級政府或在中央討論與推動垃圾處理政策,更能夠有效達成垃圾減量、提高回收率的目標?

也許我將跳過香菇菌種塑膠瓶這個議題,或者當我在場域待得夠久之後,能夠與在地人一起進行有趣有意義的行動方案。無論這個塑膠瓶最後是否會被處理,本文提供了「社會實踐」不同面向的思考,並冀望日後的社區型行動方案能夠找到方法與渠道,對臺灣社會帶來長期的正面影響。


【參考資料】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東華大學團隊,2015,〈新世紀東臺灣的脈動〉,《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3):34-52。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21,〈人口統計資料〉。取用日期:2021年11月03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21,〈環境統計查詢網〉。取用日期:2021年11月01日。
陳怡璇,2020,〈垃圾費隨袋徵收滿20年北市推環保袋幾米紀念款〉。中央社。取用日期:2021年11月01日。
蔡瑞明、謝國興,2019,〈導讀:大學與社區的在地連結〉。頁1-13,收錄於蔡瑞明主編《新實踐與地方社會》。臺北: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
戴興盛、鄧湘漪、謝若蘭,2019,〈東臺灣的真實烏托邦實踐:人社實踐計畫、社會賦權與參與式治理〉。頁53-94,收錄於蔡瑞明主編《新實踐與地方社會》。臺北: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